出国旅游太贵了?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出国门就能够到领略到异国风情?为了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的异国风情小镇出现,但是除了这些模仿国外的小镇,你知不知道在中国,还能看到伦敦桥、埃菲尔铁塔这些地标性建筑呢。
近日,改造了将近半年的苏州“伦敦桥”神秘面纱被揭开,新造型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苏州伦敦桥建成于2016年,在2019年9月苏州市住建局发布了关于相城塔影桥及塘角大桥立面改造工程相关信息,经过接近半年的改造后,“中国式伦敦桥”正式面世。
▲苏州伦敦桥
▲公示的改造图纸
▲改造后被网友戏称“水泥墩子”
你可以模仿我“脸”,却模仿不了我的历史。每一处国外的地标建筑都有其历史和来源,正如中国家喻户晓的的故宫、天坛、雷峰塔、东方明珠塔、广州塔等地标,无一不是表现着城市文化。而单纯将国外的地标建筑搬到中国来,对城市文化能够起到什么作用?除了苏州“伦敦桥”,中国还有什么“国外地标”呢?
1880年法国刚刚摆脱普法战争中的耻辱,为了显示国力,1884年法国议会作出决定:1889年5月5日至11月6日,法国巴黎将再次举办世博会,主题是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政府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了一座高塔。
从建筑结构上说,东吴塔与埃菲尔铁塔一样跨街而立,气势磅礴。在照明设计上,两者还颇有渊源,2006年,吴中区政府着手对塔身的灯光进行改造,而当时为东吴塔操刀那次亮化工程的,正是曾为埃菲尔以及东方明珠设计过灯光的法国著名设计师帕吉克。
▲苏州东吴塔
照明改造之前,东吴塔的灯光很单调,仅仅是为了交通上的方便确认。据了解,当时的改造投资高达400万,主要是对塔身进行亮化,工程规模非常庞大,光电缆就用了22公里,各种灯具用了3600多个,亮化工程除了基础照明外,还增加了艺术照明。埃菲尔铁塔与东吴塔的照明设计出自同一设计师之手,你更喜欢哪个呢?
▲埃菲尔铁塔的照明设计者针对其钢结构网架的特点,采用了在其塔身的各网架点设置照明灯具,利用泛光照明的方式将整个钢结构塔身照射得明亮透亮。

“中国凯旋门”位于江苏省姜堰市人民路繁华路段东方巴黎城小区门前,高近10米的“凯旋门”已经成为当地一座具有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巴黎的凯旋门是为了迎接战胜的将士回城,而江苏凯旋门位于小区门前,是不是寓意着小区居民每天都可以满载而归呢?
▲“中国凯旋门”
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政府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凯旋门也被称为“星门”。可以说,凯旋门的周围的道路都是因其而生,而江苏省凯旋门伫立在小区门前,周围也并没有其他小区出入口,对于周围市民而言,是否会造成阻碍呢?
▲巴黎凯旋门
夜晚,暖黄色的灯光照亮着巴黎凯旋门,凯旋门的照明是从斜下方往上配合周围环境光,而浮雕的照明则是正前方的重点照明。不知江苏的“凯旋门”晚上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江苏海安县城东七星湖生态园内,一座建设在园区东南角的白色建筑(花瓣温室)引发当地百姓吐槽,被当地人称为“山寨版”悉尼歌剧院的建筑,外形上与悉尼歌剧院非常相像。
▲远远望去,以为悉尼歌剧院搬来了
据了解,这座建筑已完工多年,但一直未投入使用,当地居民也不知道当初为何所建。如今,这座建筑的外围被菜地包围,建筑内部空空如也,几扇大门敞开着,玻璃也有破损,建筑外面的角落里堆放着玉米杆、枯草。这个“花瓣温室”就像白色的帆船造型,与悉尼歌剧院有几分相似,但是却荒废在生态园内,毫无用武之地。
既然是地标,悉尼歌剧院除了是作为歌剧院用途,还兼具观赏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悉尼灯光节中,悉尼歌剧院的帆船外观作为城市名片,一直是悉尼灯光节的“点睛之笔”。
▲悉尼歌剧院灯光节效果
而位于生态园内的“花瓣温室”,本拥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晚上结合照明设计,将建筑结构更好地表现出来,还能够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没得到合理利用,造成长期荒废。

美国白宫一直是被模仿最多的建筑,湖北武汉、山西临沂、安徽阜阳、江苏昆山、浙江台州等地都能够看到“白宫”的身影,一不小心被你看到特朗普总统了那可如何是好。虽然很多“类似”白宫的建筑不是百分之百仿照白宫的建筑结构,但是一些特色的、主要的部分都会表现出来。
▲白宫夜景
美国白宫是作为美国政府存在,而中国很多的“模仿”也是用于办公。美国白宫虽为美国地标,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靠近打卡,在中国能够看到“白宫二代”也是圆了一个美国梦了。
▲“山寨白宫”

何必飞遍全世界
在中国就可以在全球“到此一游”
说不定从巴黎到威尼斯
只需要俩小时呢~
还在愁过年放假去哪里?
来呀,“环球之旅”约起!
-end-
编辑整理|Ying
内容来源|云知光照明微课堂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与微信号
投稿/合作|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