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庆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 副主席

中国照明学会 常委

半导体照明专业委员会 主任

高级经济师


LED的洗牌,从未停止过。看懂了,并有行之有效的破解之招,也许会有胜券在握的机会,如果仍然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其结果难免重蹈覆辙,不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没办法,世事多变迁,你不“变法”行吗?



先说说国际大厂吧:


飞利浦照明,在法兰克福照明展上易名:“Signify”品牌,尽管解释的很优雅,“光已成为一种智能语言,连接和传递信息”,其实还是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飞利浦还会与照明有关系吗?


欧司朗照明,分拆出传统光源,并把它打包卖出后,日子过得好吗?其光源芯片器件在马来西亚投产后,由邵博力推下,倒是做得风生水起。但令人费解的是既然主战场在中国,何不把厂直接设在主战区?听不见炮响,怎能指挥?至少可以闻得到硝烟吧?在国际市场上是有一剑封喉的招数,高举高打的套路还继续管用吗?分出去的也是对手呀!


CREE,换了新老总后,思路渐见清晰。重点会是LED芯片与照明吗?本来要把自己最值钱的射频光源卖给德国英飞凌,结果老美政府一不高兴连盟友也不批,不料几个月后剧情大反转,CREE反过来花了约27亿RMB,把英飞凌的射频功率事业部买下了。由此可见,碳化硅见长的CREE,未来照明还会成为第一选项吗?


GE,已厘清脉络,如今只剩下美版GE了。爱迪生真的走了,永远的走了。今年会见分晓,如果不受中美贸易的影响,花落谁家?不说也应猜得出来,也许近在咫尺。


三星LED,原是公司第三代掌门人的题词发展之作。近五年来可能没有购置一台MOCVD,你说会有大作为吗?当年可是一口气,就买了100台,震撼业界呀!一个以制造见长的国际大厂,也抵挡不过中国制造呀!幸好有品牌,有专利,有客户,在看不到产品变革之机,且战且看且行,也不失为一种韬光养晦的战略。


LG,更多的精力放在OLED上。用OLED做车灯,倒是一条新的选项,高端车可以用,仅此而已 。如用于照明,要是在性价比上没有突破,甚难有所作为。LED实在太出彩,在其前面加个O,还就真的O了!


首尔,沒有选项,非做不可。在技术上不断寻求突破的空间,按常理,首尔是玩真的,什么模拟太阳光、全光谱等,可不知怎么搞的?总是感觉欠一点火候,进不了所谓的“一线品牌”。首尔,照明的首选!这句广告词五年前我就送过,惜乎仍然是愿景。


朗德万斯倒是不易,拆分独立后,不仅没有“休克”(传统光源居多,明令淘汰的),竟然愈活愈精彩。尤其是木林森掌控后,进步神速。一举转型,把欧司朗的橙色基因,发挥得淋漓尽致,巳蜕变成一个全新的现代照明公司,什么智能照明、人因照明、健康照明等“一夜齐全”。如果老东家知道,这个局面,也许悔不当初呀!孙清焕的运筹帏幄,谭昌琳的“敢于亮剑”,成了行业的一道风景,木林森举世无二的LED生态链,也会成为照明史上的奇观 !


上述那么多,仅是个人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供给同仁参考!用一句当下的话语说:你看懂LED格局了吗?而且会用经济思维。


近日,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板致电说:“我的设计是最好的,我的产品线是全自动化的,我只找行业前几名合作”。我听后,就请教他:到底好在哪里?他说:保密。晕,真是不可思议,怎么还没醒过来?当今世界是互联网+全球化,要么技术出新,你有人无,你牛;要么有钱,烧得起,只亏不赚也抗得起,你也牛;要么有路,此路只为你家开,你更牛。除此之外,你还是要“识时务者为俊杰”,同质产品比价格,创新产品比独领,事实就是这么简单而又残酷,关键是你懂了吗?!


LED的牌就是这样洗的,最后的嬴家:不是在蓝海上一飞冲天,就是在红海中血战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