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各种不同的空间和场所都需要不同的调试方法和手段,而在对灯光需求非常高的博物馆更是如此。博物馆无论对灯具控光,灯光方案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外,调试也是难度更高的一环。



准备


    

了解设计标准和效果需求


例如:GBT 23863-2009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的照度标准、均匀度标准



了解照明灯具和配件系统


▲三可变焦灯具配件系统


准备辅助工具:例如照度计、测距仪、照明护照光谱仪等。


了解展示主题:带着思考去调试。


灯光的调试要展示出主题的重点,非主题部分可弱化,不能喧宾夺主。



展柜



展柜是博物馆最重要的部分,有通柜、四面柜、独立柜、龛柜等,不同的展柜有不同的布光和调试方法。


▲通柜实景效果


通柜一般用点面光源结合,面光源在顶棚漫射向下,做基础照明。有面板灯、灯管等,一般是可调光的。有些展柜的基础照明不能调光或者与点光源在一条控制回路上,这个就很让人抓狂。


在通柜中能调试的是点光源,一般安装在展柜前侧,调试时将光斑往重点展品中部照射。


▲三可变焦博物馆展柜常用点光源:低压导轨灯、嵌入式小射灯


如果展柜内主要是平面展品或小体积立体展品,为更突出展品,可将基础照明调到最暗或关掉,只用点光源照射。


▲南京博物院展柜效果(来源三可变焦案例)


如果柜内展品是立体的,且体积较大,也有展板,就可以开启基础照明。点光源作为重点照明,实现良好对比度。


对非重点文物,一般基础照明照度 50 lx 以下,重点照明 300 lx 以下,对比度控制在 1:5 左右。对重点文物,就要根据文物等级调到对应的照度值,符合文物保护要求。


▲反例,陕西某博物馆旧式通柜,只有基础照明


独立柜,一般是柜外布灯。调试时要先分清展品形态和体积大小。


对小体积或平面展品,可直接在柜顶安装灯具,直接打光。


对体积较大的立体展品,需在左右两边布灯,甚至三到四面布灯,灯光交叉互打。调试时注意灯具交叉时的眩光影响,这时灯光调试是要做好双重防眩,灯具安装蜂窝防眩网和遮光眼罩,遮光筒或者四叶遮光挡板等防眩配件。


▲各种防眩配件


柜外布光,需要调整好出光角度,精准用光,灯光只落在展品上,减少多余的光溢出在地面。


▲用光不精准,地面溢光



展板



展板多数是印刷品和复制品,起到说明展示的作用。


有些展板有过膜或装裱的,这时需要考虑展板反光影响观看的情况。控制好成像位置在不影响观赏的范围。


▲灯具位置的一般计算原则


最简单的就是尺寸合适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展板,以“一灯一板”的方式即可,如果均匀度和柔和度不够,可添加柔光配件,布纹玻璃就是一种常用的柔光配件。


▲“一灯一画”的展板效果


竖着或者横着的比较长条形的展板,需要使用各种不同角度的拉伸配件。


 ▲横条展板精准拉伸配光效果


最难调试的是巨幅连续展板,需要大面积洗墙照明。一般使用专业洗墙灯或宽光射灯加柔光片,减少灯光重叠在展板上出现的“喇叭口”效果。同时使用变焦灯具加上各种洗墙拉伸配件进行洗墙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南京某博物馆,未加柔光配件的效果


还有一种方式,在巨幅展板中找出重要部分,直接用切光方式表现。


▲庐江美食馆,切光效果


▲浙江美术馆,切光效果(ERCO案例)



浮雕



浮雕一般尺寸较大,材料颜色较深。个人觉得浮雕不应该使用大幅洗墙,应该找出浮雕的重点表现部分,以重点用光突出。


▲陕西某博物馆浮雕,灯具老旧,但层次感仍存


例如:宁夏博物馆岩画“太阳神”浮雕,宽 5 米、高 6 米。在调试时尝试过用 7 个灯具洗墙打亮,但没有层次感,马上被馆方否定。


最后只用了一个9瓦射灯照亮中心位置,这种感觉大家都能接受,重点也就更明显的凸显出来。


▲宁夏自治区博物馆“太阳神浮雕”(来源三可变焦案例)



场景



模拟场景展示一般是人物、动植物等立体展品,灯光重影的问题值得注意。如果场景空间较小,位置所限的情况下,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把场景全部照亮。


▲乌兰夫纪念馆场景灯光效果


但这样简单的场景灯光只能在场景空间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也不能在一个展厅内重复这么使用,因为会太亮,层次感不够。


对稍大的场景怎样解决重影问题呢?


▲昆明晋宁博物馆,调试前重影非常厉害


▲调试后重影减少了很多


调试做法:使用一个主灯,宽光束,把整个环境“”一遍光,然后在每个人物左右两边重点打光。这样做的层次感不错,重影也消除了。


还有一些巨大的场景,四周或三面方向观赏,那怎么办?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场景(iGuzzini案例)


这样的大场景一般会出现在历史自然类博物馆中,使用前后交叉布光,此时就和上面说的独立柜一样,要注意双重防眩,增加蜂窝网、遮光罩、四叶片等。调试尽可能一次成功——高空的调试难度还是不小的。


本文是个人在实际博物馆调试中的一些经验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灯光是一种艺术,艺术有无限表现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在博物馆照明中,灯是工具,方案是基础,“”出精品,调试是最重要的环节,调试服务是至关重要的。相信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欢迎大家有好的经验或观点请相互交流,各抒己见。欢迎大家拍砖交流,共同进步。



尹飞雄

三可变焦 博物馆照明

高级调光师



声明


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文章,谢绝任何形式的未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小小明,微信号:Dennis-LM。    



精准测量各项光环境数据,你需要一部小巧便捷易携带的照明护照:

我以为我们能一起走到最后

谁知道,你走两步就说要用照明护照测频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