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初体验 之 光筑梦想
文/可萌
视频:光与梦想。制作:可萌。
对“光”的认知最开始是从莫奈《日出印象》开始,也是印象派最开始将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上去。
当别人一直在临摹大师的画作时,他们却在写生窗外的世界。
莫奈的画让我们了解,其实“光”代表的是一种情感,是大自然与人沟通的桥梁。
所以我们开始日复一日的寻找光与影的踪影。
然而在上大学后发现,对“光”娴熟运用的却另有其人。
古罗马万神殿,万神殿因其完美的比例而被誉为"罗马奇观"。
建筑穹顶正中有一个圆形大洞,直径8.9米,这是神殿唯一的采光来源,好像上天的眼睛发出的神圣光芒,营造出殿堂与神灵相通的神韵。
当建筑与自然相沟通,营造的就是一种变化而自然地美。
既然说起建筑与光的运用还有一位大师不得不提:
勒·柯布西耶,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
对柯布西耶影响最大的是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当多的启示。他大部分的灵感来自于雅典卫城,他还总是去帕台农神庙,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勾勒。
我始终相信,古罗马和雅典人在建筑中对自然、对“光”的尊重与运用对他肯定给予深刻的影响。
柯布西耶的作品——朗香教堂,排除了所有水平、垂直的线条;满满的都是不规则平面形状的内部空间。她与“光”的故事由内诉说。
当你虔诚的双手合十,坐在教堂的长椅上默默念诵着圣经,我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
“光”是可以诉说信仰,也可以洗礼人那颗要赎罪的心。
“光”可以塑造建筑也可以震撼心灵。
甚至朗香教堂孕育了另一个著名宗教建筑的诞生:
不说可能你都能猜到:
没错,就是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曾经造访过朗香教堂过很多次,第一次造访朗香教堂时他23岁,是这个职业拳击选手决定改行做建筑的时候。
他曾在自己的书《建筑发现梦想》中多次提到柯布西耶的建筑理念,并且他说:对建筑而言,光线常常是重要主题,每个建筑家处理光线的方式不同。
这个传奇的建筑大师在决定改行做建筑后,利用拳击比赛的奖金前往美国、非洲、亚洲旅行,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所以老师常常和我们讲,没有住过五星级酒店的人是设计不出来五星级酒店照明的话其实是有根据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其实安藤忠雄把旅行中所感受到欧洲建筑的灵魂运用到当地不同的建筑之上,运用最纯粹的形态呈现出来,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不同,但有一样却是相同的。
那就是我们拥有共同的太阳,一样的“光芒”。
如何用不同的手法和不同的文化来叙述相同的东西,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效果应该是每一个设计师绞尽脑汁追求的梦想。
最后,新一代的我们可能真的需要安静的思考,细微的观察“光”与我们关系,如何用最纯粹的物品来阐述不同的感受......
梦想在继续
步伐不能停
韩可萌
四川美术学院2013届城市照明本科学生,是素印工作坊创建人之一,作品《无题》入选第二届四川美术院学生作品年展,灯光装置《偷》参加重庆2015国际光年展,2014年大学生“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15年获得西顿奖学金。
从小我就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当有一天发现了自己梦想,便奋不顾身的走了下去......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
跟着照明设计大师袁宗南学习
为成为更优秀更专业的自己
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