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年夜饭所引发的惨案:
如何搞定餐桌上的那盏灯?
文/eLicht
猴年的第一起全民事件,如果春晚不算的话,就是这两天全民热议的上海姑娘和江西男友的年夜饭惨案了。
“一位上海中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女孩,春节前往男友位于江西山区的家。去到之后,对于整个环境不是很适应。尤其是看到晚餐之后,整个人都崩溃了。于是去上海本地论坛求助,最后死活离开了男友家连夜返回上海。”(以上描述转载自和菜头文章《姑娘,你的问题是没教养》,有兴趣的可以去和菜头的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阅读此文。)
那顿引起轩然大波的晚餐,姑娘PO在论坛上的图片是这样的:
和菜头甚至P了一张图片,调侃说要是有一部好的手机,拍摄下来可能是这种效果:
手机可能很难实现这种效果,但是灯光却确实可以,不是亮不够亮要不要加瓦数的问题,而是灯光品质的问题。
当然,换一个灯泡妹子就不会走了吗?我和菜头的观点一样:结局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所以,对这个男孩来说,我们所说的一切都是,然并卵。
但好灯光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让你餐桌上的菜品卖相更好,都非常有意义。
无图无真相,一图胜千言,咱直接点儿,上对比图。
炸鸡
三文鱼
烤鱼
牛扒
小龙虾
肉类
糖果
蔬果
当然还有:
餐具
鲜花
衣服
甚至包括:
玩具
琥珀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光的一个重要特性:对色彩的表现能力。
这种能力叫显色性,用一个专业参数来描述:显色指数,符号是 Ra。
显色性就是指不同光谱的光源照射在同一颜色的物体上时,所呈现不同颜色的特性。通常用一般显色指数 Ra(R1-R8共8个标准色样还原能力的平均值)来表示光源的显色性。光源的显色指数最高为100,指数愈高,其显色性能愈好,对被照物体的颜色还原度就愈高。
而对于特定的颜色,比如饱和红色(R9),亚洲女性肤色(R15),就需要单独评估。
我们通常见到灯具厂商标注产品会标注显色指数 Ra>90(R9>50)等类似标注法,Ra>90就表明该灯具的显色性对于 R1-R8 这8种自然色还原程度很高,R9>50表明该灯具对红色物体有很好的颜色还原能力。
上面这一段太专业了,买个灯而已,没必要把自己搞成专家。
请问:如何能最简便地买到好灯,达到效果,提高菜品的色相,避免惨案?
好,今天就告诉你如何搞定餐桌上的那盏灯:
1)选择色温为3000K,Ra>80,R9>50的灯泡。
2)最好桌面上的照度能达到 200 lux 以上(可以用手机下载一个照度 app 粗略测试,注意:由于手机感光器件的精度问题,测试结果不会很准确)。
做到了这一点,基本上你的菜品卖相就是这样的了:
不论什么风格的灯具,照明都要兼顾餐桌和整个空间。
如果装吊灯,灯具距离餐桌的高度最好是 70-85 公分。
吊灯的出光的方式可以是往下或者往上加往下,但是不建议光线全部往上的灯具,或者光线漫射的水晶吊灯,因为不利于餐桌桌面和该区域视觉活动的照明。光线的照射范围要兼顾就餐、阅读等多种可能在该区域发生的视觉作业。
灯具的直径或宽度不要超过桌子的宽度,要比桌子最少小约30公分,否则当人站起来的时候,容易碰到灯具。
而且,灯具里面光源与眼睛水平观察的角度最好不要小于15°,否则会导致直接照射人眼的眩光,让人感觉不舒服。
如果是射灯,或者射灯和吊灯的组合,则建议射灯不要直接从就餐位的头顶直接往下照,而是斜向餐桌投射,同时要注意避免就餐者视线内的刺眼光线。
点击阅读原文,
学餐厅灯光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