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你不得不知道的习俗!


一首关于初二年俗的

脍炙人口的儿歌

你听过吗?


 《年初二》 


儿童更欢喜,

昨口初一不出户,

今日要到亲眷人家去拜拜年。

哥哥弟弟手相牵,

东家留吃饭、

西家排酒筵;

临到走,

还有二百压岁钱。


回娘家


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二这一天,女儿要“回娘家”、夫婿同行给岳父岳母拜年,民间称“姑爷节”、“迎婿日”。



“回娘家”又称“归宁”。在旧时代,“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除夕和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在年初二以后才能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




中国人最亲密的是血缘关系,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大年初二,姑爷精神抖擞,穿戴一新,带上丰厚的礼物去看望岳父岳母,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个儿”见“亲娘”的机会,以慰问“二老”。


有的地方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希望女婿平时要好好关照爱护自己的女儿。


各地习俗是这样,你家的呢?


北京:元宝汤

正月初二,早吃馄饨拜财神“,天未亮就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故称”元宝汤“。


山东淮坊:开市

在淮坊,年初二放了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讲究”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


广东:转妹家

”转妹家“是客家人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在这天带丈夫和孩子回娘家拜年。在客家地区,鸡腿、甜粄、酿酒、红包是最传统的”转妹家“手信。


福建福安

在福安,大年初二被列为一等一的忌日,除了亲朋好友互不逛门外,还有一些习俗:一是各家各户不燃放鞭炮;二是不点香火;三是不奏礼乐;四十商家关门歇业。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



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关于迎财神,云知光还有自己的见解哟!

与君共享


致富的捷径

就是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学灯光,就上云知光

遇见更专业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