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

从制造到创造,已然不仅仅是什么“转型升级”的思路,而是我们当下灯具制造企业一个最重要的“生存”之道了,在以大规模OEM、来灯仿造等低技术门槛为主的重生产+重资产型模式,必须面临一个严峻的考验就是:“创造”说来简单,但如何通过学习掌握“创造”的技能?方法在哪?门道在哪?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最近我们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从LED的基础手册免费发放,到从场景和应用出发探讨灯具设计开发思路不一而足。是的,因为创造是条需要厚积薄发的路,难且没有捷径,需要我们一步步来。


今天,我们来八一八那些以“气氛”为卖点的灯具设计思路,从拼“断斤称”材料到卖“气氛”,我们如何开始。


我们都是爱浪漫的人


什么叫“气氛”为卖点的灯具?


粗暴来讲,就是与功能灯具相比,管feel不管饱的那些灯们。


当今最高境界可以温习一下微课堂5月16日的头条文章《米兰浪漫观“光”之旅》,在全宇宙最懂浪漫的国度,这个艺术性爆棚的展自然是启发多多。


上节我们在通常市场上这种灯具的两个大类:“外观党”和“驭光党”中,说了外观党如何通过跨界找设计的启发,本期来说另一个:


驭光党:——把握人对光意识的核心


在照明界,这类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大内高手”,光学水准这些让人觉厉的内功自然不在话下,关键是他们总是“以气驭光”,捕捉最能打动人心的一抹光影,并以此为核心开发出那些关上灯看不到,开了灯尖叫的产品。


图:还是这个,米兰展上其中一个最精彩的作品:正午的阳光,透过房子顶上的小孔落在地下,整齐又慵懒地列了个队⋯⋯,何等境界。


那么如何把握这种灯具的设计灵感呢?


产品设计大师深泽直人在演讲《意识的核心》中对此解谜:

在每一种条件或情形的任何事情或每一个事件都包含某种我们都认识或分享的如核心或者中心元素的东西,这种核心与深层的设计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以,完成一个好设计的实质,其实就是去寻找产品击中目标人群意识的核心。


这样听来有点玄乎了,做个比喻吧:无论从规模或者风景来看,杭州西湖都不过是一方面积稍大的池塘,论水体的规模和气势,美国的五大湖可以秒杀西湖,但为何这么一方池塘对于国人的吸引力如此巨大?哪怕是这样也要削尖了脑袋挤过去。




原因很简单:因为西湖诗意的意识核心早就根深蒂固。


我们从小接受的各种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早就在国人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对西湖的意境的描绘,这个就是西湖的意识核心。


没读过诗词歌赋断桥残月的外国人跑来看西湖,指定无法感受这种意识。


绕得很远吗?


应该不会,所以“驭光党”应该把握的就是人们对光影一些既有的经验和情感链接的认知,譬如上述例子的“太阳透过小孔照到地下”,如果对瓦顶透光有认知记忆的成年人应该都能感受到那种“静谧安宁”的体验。


举一个距离我们很近的例子:


以水配光:梦境照进现实


我们从小就对水倒影光有意识,那几乎就是诗意的代名词: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徐志摩《再别康桥》



所以,在很多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用光影营造氛围的场合,光+水制造的“水影”都是常用的道具。


图:上海玻璃博物馆举办的Keep it Glassy概念拓展,由ERCO做的照明方案,其中一组震撼的艺术装置,就把几组著名的灯具以及玻璃艺术装置阵列在注水并加了震动的玻璃台上,通过射灯下照反射水纹到天花上,形成了震撼的水纹肌理。


图:走近再看看,做照明的人认出那个著名的冰雕灯泡了吗?


再看看高大上的纽约W酒店大堂:让水流在玻璃表面流过,光线在玻璃上往下照,该做法使斑驳的光影得以照射到地面上:


然后,有设计师结合第一点外观党和第二点驭光党,做出了这样一盏灯:在装有 LED 灯的封闭空间中,装入适量的水,以循环的方式使水滴在灯泡内滴落,形成动态效果:


于是,打开灯,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在地板上,层层涟漪正在荡漾:


当然,稍微想象,基本就能猜到,Richard Clarkson 这盏发明虽然浪漫足够,但实际上也逃脱不了“闭门造车”的后果:从照片上目测,选用的 LED 射灯中心光强很高,束角比较窄,这用在射灯上没问题,问题是经过水纹这么一晃荡,近距离这么高光强的晃动光影,难怪小伙子躺在地下了——给晃晕菜了。


显然,装水然后照在水上能出来很不错的效果,无独有偶,国内一家叫朗文的企业也有了另一种解决方案——用成像透镜+舞台灯的思路。



从视频可以看出,对水纹的模仿比较惟肖惟妙,这点相当了不起,与纽约W酒店的真水装置相比,虽然缺乏了“装置”感带来的真实性,但在实现效果的性价比和维护性而言,适用于娱乐、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等不能高强度维护和区域。


除了这些特殊形态的水,另外更多的“意识核心”形态“水、火、土”都是可以思考的方向,但目前很多具体的成像都需要依赖于投影仪。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产品产生。届时,人们内心所向往的“山青水秀”、 “行云流水”“坐看云起时”等等的理念,也都可以因为技术进步,和越来越低成本能够落地。


也是在 LED 时代我们所希冀看到的。


启发:综上所述,对于灯具企业而言,面对海阔天空的市场和审视自己并非无所不能的企业现状,如何决定怎么去干,为什么要去干,干成啥样?这就涉及了一个重要的职能岗位——产品经理


我们下回再表。


【版权信息】本文系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转载请严格按照下述格式注明,违必追责:

作者:elicht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号:elic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