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懂得为光源加上了罩子,就意味着开始了控制光线的尝试,于是,路灯、台灯这些光线具备严格方向性的功能性灯具出现了。随着技术的发展,光源有了更小体积,出现了对光线的角度和控制更优秀的灯具,那便是射灯。


因此,在功能性灯具里面,射灯无论是应用的范围之广,或者技术开发之深,都毫无疑问地可以称为极其典型地代表。


因此,如果说要通过管中窥豹来高效学习,如何选择好的功能性灯具,选个代表来作报告该是最佳方式。


本节照明微课堂,为大家系统讲述,如何八看好射灯:

一看 光斑


可能你一看这个“一看”,就有问题了:大部分选产品的方法,都是先看外观,为啥咱要把光斑放在第一位呢?


问得好,因为对于功能灯具来说,“功能”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光”的质量就是它的“外观”,所以,哪怕你把功能灯具做成航天飞机那么好看,出来的光线质量不好,这也是个次品而已。


光斑作为射灯的光线投射在平面上的形状,便是评判灯具出光质量的第一道标准线。


优秀的光斑直接提高物品优秀的视觉感受,诉求点清晰,外延补光更自然:

a:反射器配光均匀,中心强度向外慢慢减弱,光晕自然舒适,这是实用性较全面的光斑效果;

b:配光不均匀,出现严重的黑斑暗区,光利用率低,被照物品表现力差;

c:光晕边界多重阴影,光斑死板,杂影、虚影明显。


图:不同类型的光斑,不同角度的照射效果。好的光斑聚焦清晰,成像均匀,外围光线自然扩散,没有杂光和黑斑。


图:被照射面或物品的结构、颜色相对复杂的情况(例如左图服装店挂版陈列),对于光斑的外观是否干净整洁不太讲究,也看不出来。但如果被照射面或者物品简单干净(例如右图博物馆展示),如果光斑不足够干净整洁,就很容易暴露。因此,由于射灯的光线方向性明确,多被用于重点照明,光斑的不同质量决定了其被使用的范围。


图:对应上图的两种应用,左图光斑成像有副光斑,在墙体展示照明上会出现不美观轮廓,但用于非墙面照射的其它功能照明则没有太严格限制(如服装店挂版陈列);右图光斑美观度极好,控光相当优秀,主要用于一些重点地聚焦照明要求(如博物馆展品陈列)。


二看 防眩


眩光也被称作“光噪音”,指的是多余、不需要的刺眼的干扰光线。


图:从射灯灯杯中洩漏出来的“眩光”,会直接影响人的视觉舒适。灯具设计缺陷,导致使用时光源能被肉眼直接看到,是一般情况下射灯眩光产生的原因,所以灯具常通过反射器、透镜、遮光罩的设计避免眩光的产生。


如果说光斑的质量是考量灯具的效果,那么防眩的设计是否充分有效,就是考量灯具的“副作用”的要素。


图:反光杯的工作原理。左图中,光源有部分光线(蓝色)没经过反射器反射直接输出;右图中,光源经过遮挡,定向输出光线则全部经过反射输出。因此后者光线输出受到良好控制,防止了眩光的产生。


左图:柔光处理,光线通过反射器依然感觉亮白,眩光处理良好。

右图:黑光处理,没有多余杂光,无眩光,表现优秀。


图:黑色的遮光罩能有效消除杂光的再反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的起一定的防眩光、遮光、吸光的作用,白色则效果稍差。


三看 显指


显指是显色性指数的简称,光源对物体的显色能力称为显色性,是通过与同色温的参考或基准光源(白炽灯或画光)下物体外观颜色的比较得出。


图:同一盘花在不同显色性的光照射下的不同表现。


光所发射的光谱内容决定光源的光色,但同样光色可由许多、少数甚至仅仅两个单色的光波纵使而成,对各个颜色的显色性亦大不相同。相同光色的光源会有相异的光谱组成,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较有可能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显色性指数仍为目前定义光源显色性评价的普遍方法。


图:以鲜艳颜色为主打的服装店和超市,是需要良好表现产品颜色状态的典型。在商业应用中,店铺注重其整体效果同时,更应注重商品的表现力。而最能体现商品质感和色彩还原度的非显指和光色要求不可;对于光源的显色指数当然是越高越好,这取决于光源的要求,在普遍情况下建议使用Ra〉90或以上的光源。


四看 光色


光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色温(相关色温)。不解释,自己翻历史文章,或者问度娘。(输入“140902”、“140729”、“131201”即可查阅相关历史文章)


图:电光源的色温对比


图:日常色温的普遍定义参考值


色温是个主观指标,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好坏和对错,关键看使用在不同场合的适用性如何。


例如办公区域,使用过低色温会使空间感觉黄黄的,自然界在日落时就是这种色温,因此容易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感觉,这样就属于错用色温的情形。


图:值得一提的是,灯具中不正确使用防护玻璃会导致出光色温的偏差,左图中的超白玻璃,无相关颜色过滤,出光保持与芯片原光色一致,不管是2700K、3000K、4000K还是更多的色温,都能达到更真实的效果;而右图边缘泛绿光的,是常规普遍的防护玻璃, LED一般使用蓝光芯片,通过RGB的三基色滤膜来改变光色的基本原理,如正常的光线通过绿玻后,投射出来的光线自然就加强绿色成分,灯具的出光自然就偏黄绿色,与实际光色出现偏差。


未完待续,敬请继续关注 ^_^

【版权信息】本文属于照明微课堂原创文章,素材由MERCANVEE(茂域照明)的李智鹏先生提供,转载请严格按照如下格式,违必追责:

作者:eLicht

来源:照明微课堂(微信ID:eLic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