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2年在巴西的地球高峰会议之后,全球开始掀起环保热潮,建筑产业界也开始了「绿建筑」运动,世界各国因应各自不同的地理、气候、人文环境,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绿建筑评估系统。

至2013为止,全球共发展出超过26套绿建筑评估系统,并仍在持续修正、扩充中,有些甚至已经成为各国公共、大型建设的必要规范。短短二十几年,这一股绿色浪潮,可说是席卷全球,遍地开花。

世界主要绿建筑评估系统:


1、英国 BREEAM (1990)  

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

BREEAM由英国建筑研究所(BRE)提出,全球第一部绿建筑评估系统,强调因地制宜、平衡效益,包括美加荷法澳日等国,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出自己的评估系统。BREEAM覆盖办公、零售、教育、医院、工业和住宅等不同建筑类型。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有超过27万幢的建筑完成了认证,有超过100万幢的建筑已申请认证。而在英国本土,凡是公共建设计划都必须符合此规范,例如专为2012奥运所建造的场馆,即是以创意又有效地实践环保概念而广受赞赏。

图: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


2、美国 LEED (1995)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Design

美国绿建筑评议会(USGBC)所制定,强调能源与环境的设计,结合市场导向让业界可以据此设计更健康、环保且更有利润的建筑物。LEED自建立以来,经历了多次的修订和补充,目前适用版本为2009版本。适用建物类型包含:新建案、既有建筑物、商业建筑内部设计、学校、租屋与住家等。对于新建案(LEED NC),评分项目包括7大指标:永续性建址、用水效率、能源和大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品质、革新和设计过程、区域优先性。

评分系统中,总分为110分。申请LEED的建筑物,如评分达40-49,则该建筑物被LEED认证级;评分达50-59,则该建筑物达到LEED银级认证;如评分达60-79,则该建筑物达到LEED金级认证;如评分达80分以上,则该建筑物达到LEED白金级认证。中国是最热衷于LEED认证的国家之一。

图:北京国贸大厦(即国贸三期主楼)获得LEED金级认证


3、加拿大 GBTool (1998)

GreenBuilding Assessment Tool - GBTool 1.3

「绿色建筑挑战」(Green Building Challenge, GBC)是一个由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Resources Canada)在1996年发起,并有13个国家参加的国际合作行动,GBTool则是这个跨国合作的产物。


这套建立在Excel基础上的评估软体,可以针对资源效率、环境负荷、室内环境质量、服务质量、经济性、使用前管理和社区交通等七个方面,对绿建筑进行评价。不但能提供一个统一而国际化的评估系统,也深具灵活度,各国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标准和参数,作为评估的依据。


4、台湾 EEWH  (1999)

Ecology,Energy Saving, Waste Reduction and Health

由内政部建筑研究所(ABRI)制定,以「生态、节能、减 废、健康」为四大主轴,并据此发展出九大指标(生物多样性、绿化量、基地保水、日常节能指标、二氧化碳及废弃物减量、室内环境、水资源、污水垃圾改善指标)。

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与早期发展评估系统的欧美各国在气候条件与环境生态上极为不同,在各种评估考量上,自然也必须从本土出发。因此,EEWH可说是独立于欧美而发展出来、专为台湾量身订做, 也是亚洲第一个绿建筑评估系统。


5、日本 CASBEE (2002)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Building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CASBEE以日本的《环境基本法》为核心精神认为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建设、使用、废弃、再生)中,必须尽可能降低这些行为对环境的负荷。评估条例分为QLQQuality)指建筑物的质量,包括室内环境、服务设施质量和室外环境;L Load)环境负荷包括能源、资源与材料和环境。

整体评估以追求消耗最小的L而获取最大Q的建筑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也因此可提供政府在制定政策限制时的明确尺度。目前,名古物市和大阪市已规定在建筑报批申请和竣工时必须用 CASBEE 进行评价。


6、澳洲 NABERS & Green Star (2002)

National 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Rating System & Green Star

目前在澳洲主要执行的绿建筑评估有NABERS(NationalAustralian Built Environment Rating System)以及Green Star两种,彼此相辅相成。NABERS主要是针对既有建筑物于过去12个月在空调、水资源、废弃物等方面的数据表现,来评估它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而GreenStar则是针对新建筑案从设计到建造的各阶段进行评估。目前澳洲除官方的公共建设外,针对大型办公大楼、购物大楼等等建物,也都分别依据这两种评估系统进行监督。


7、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8)  

为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为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2008年4月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成立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心绿标办)。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认证划分为三个等级: 以住宅建筑为例,一般情况,18 项达标可获得一星级标识;27 项达标可获得二星级标识;35 项达标可获得三星级标识。

图:我国绿色建筑认证项目: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设计)

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的统计显示,2008~2014年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已超过1000个项目(含三个等级), 且该数据将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