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为祖国母亲庆生的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但是翻翻日历,日子又来到了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面对明天的工作日,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你对假期还意犹未尽,出门旅游的心情蠢蠢欲动,不如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些位于世界各地的灯光装置吧!足不出户,假期最后一天我们也要“看”遍世界!
/新媒体艺术,常指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进行创作,它的创作涉及许多领域,如:数字媒体艺术、混合现实、沉浸式体验、赛博格艺术、互动设计、3D打印艺术、创意机器人、人工智能艺术、生物艺术作品等。/
/01/
日本:伞下的光影世界





/02/
乌克兰:一分钟墙体投影

该作品参与日本一分钟墙体投影项目。
Julia Shamsheieva 是来自乌克兰的视听艺术家。她在视觉传达领域有10年工作经验,创作领域涵盖:视频艺术、照明装置和投影贴图等。
/03/
日本:teamLab互动艺术电视


Flower Bombing Home 是一件交互影像装置,观众在纸上、手机上或电脑上画一朵花,然后上传,绘制的花朵就会在世界各地的电视屏幕上绽放。随着花瓣的散落,世界各地的人绘制的花朵一起形成了一件新艺术品。
新型冠状病毒将人们局限在了家中,这件作品希望能让大家在家里与世界交流。在将来,花朵将永远绽放,作为人这个时代的艺术纪念品。



teamLab 创立于2001年,是一个由各界跨学科的技术专家组成的国际艺术团体。成员包括艺术家,程序员,工程师,CG动画师,数学家和建筑师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通过团队创作去融合艺术、科学、技术、设计和自然界。teamLab想通过艺术来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新关系。数字技术让艺术从物质世界中解放出来,超越了界线。teamLab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界线,自己与世界之间没有界线,彼此是相容相通的一个整体。世间万物都存在于一个漫长,没有边界的,脆弱而又不可思议的生命延续之中。
西班牙:知识之花数字影像


“Lore(知识)”在巴斯克语中是指花,“Lore”是Hotaru Visual Guerrilla团队创作的一次视觉之旅,可以提升植物学的美感。该作品从抽象与表现之间探索自然之美,使观看者能够对生活的世界产生新的诠释。


Hotaru Visual Guerrilla 是由艺术家 Jone Vizcaino 和 Ander Ugartemendia 创建的独立设计创意工作室,业务领域涵盖:投影映射,视听设备,美术指导,图形设计或动态图形等。


“It rains”是一个实时声音互动装置。它收集了世界各地不同城市的雨声,被来自相应地区收集的玻璃器皿覆罩。给予每一场具体的、保留有个体记忆的雨声以形状。即使在当下我们在看不见这些地方,雨水作为变化的城市音频,将我们带到现场,给我们留下回忆、想象的交织。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全世界的人看着同一个月亮,全世界的雨水在海陆间遵循往复。如约翰·多恩所说“没有人是孤岛”,每一滴雨都值得被倾听。


薛雅元(Yayuan Xue)艺术家,她的创作关注于个体与当代社会的关系,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第三人称”视角介入到艺术实践中去。她注重通过诗性逻辑来建立物与人的情感连接,并重视与观众互动所带来的表现上的潜力,试图通过艺术实践来展现个体的真实状态,寻找这个时代的情绪,以此回应这个复杂的时代。
加拿大:人造生态系统



“人造统治”是一系列沉浸式装置,它由大量的发光可充气聚乙烯组成,用来模仿水生物,这些发光“水生物”悬浮在黑暗的夜空中,当有访客进入时,会在这个人造生态系统中引发反应,从而导致光强度的波动。

Rosalie D.Gagné是一位生活和工作在蒙特利尔的艺术家。她的作品曾在加拿大、墨西哥和欧洲展出。她的创作多涉及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
阿根廷:数字影像展现生命的起源



艺术家 RománGomes 创作的数字艺术影像,展现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水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还是生命的起源。自从人类诞生以来,我们与水的关系就变得深厚而丰富。哲学史以及古代文化和宗教的仪式证实了这一点:总而言之,水是生命、净化和希望,价值的象征,价值是使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共同点,人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Román Gomes 是一位数字艺术家,偏梦幻和超自然风格,作品曾在德国ZKM,日本一分钟影像,比利时Bam等展出。
英国:同心圆声音艺术装置

作品由八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盘子组成,盘子在地板上以圆形图案排列。上方几米处是连通计算机的雕塑装置,可以编排水滴的产生。随后水滴落下形成的同心圆会被聚焦的光束照亮,水池中的涟漪会被投射到相邻的墙上,从而使之可视化。艺术家希望由这件作品探索人内在的同心宇宙。
Peter William Holden 对影像具有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在探索将雕塑与摄影统一的方法。在研究这些时,他将计算设备与机器人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创建类似于曼陀罗的动态雕塑。
俄罗斯&中国:森林全息灯光装置
全息装置 ROW 通过生成的声音驱动视觉的变化,形态可以自由变幻。作品原本的视觉图像与略有延迟的空间光影反馈形成了有趣的二次对话,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装置所在场所的空间特性。陈列在充满鸟语的大自然中,艺术家们让森林开始说话了。
Tundra 是一个来自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艺术家创作团体,致力于通过探索音频、视觉与人类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创造空间和体验。
DSee.Lab 是中国一个专注于全息显示和创意视觉效果设计的公司,从事专业的全息智能炫屏设计、开发和制造。
中国:“混沌”沉浸式光空间


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初始的状态,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迭代完善,交互更替,后来发现了混沌这个词,试着利用声音、光、线条构成,让观者能够清晰和沉浸到这个混沌的世界中去,试着去探索和研究一下人类文明的初始形态。
这个作品是艺术家赛罕在电子科技大学UPTEAM工作时候独立创作的。感谢UPTEAM团队的帮助和技术以及场地空间的支持。
赛罕,1989年出生于杜尔伯特,现工作于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讲师,新媒体设计师、MAXON CINEMA 4D认证设计师、国家高级摄影师,设计及摄影作品曾获得微软BING、东南亚国际艺术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奖项,多次参与国内知名品牌独立设计和创作,这几年一直在做交互装置设计研发和策展等工作。
UpteamCMI 以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为核心所创立的视觉团队。致力于探索艺术、科学、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Upteam 团队通过跨学科领域的实验性艺术探索,不断突破艺术表现的空间和维度,与现代科技发生碰撞,其视觉语言将以当代性并指向未来的方式呈现。
哥伦比亚:三维灯光矩阵


由200个灯管组成的矩阵出现在三维空间中,它是一个离散的确定性动态系统,可以基于非常基本的规则来生成复杂的行为。例如,正方形矩阵会根据蚂蚁运动的数据而改变颜色,如果蚂蚁向前移动灯框的颜色会变成白色,否则会变成黑色。创作团队试图通过该作品传达规则在执行时对不可预料行为的影响。


Atractor Estudio是一个跨学科创作团队,于2017年成立。创作领域横跨:电子、声音合成、表演、编程、动画,vr / ar等不同领域。结合模拟和数字技术,模糊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界限,来设计和开发装置和体验。
中国:实时投影“传送门”

“Portal ”的原型作为郭锐文研究生时期的课程项目创作于2014年,当时仅作为他使用Processing 编写实现的一个实时投影映射工具的演示实例 - 使用一台投影仪将一个影像画面中的8个不规则四边形区域映射到对应的投影面上。
2019年 “Portal” 的布局调整为直角布局,并做了细节上的深化,用于艺术家在成都漾独立艺术空间的个展中。2020年 “Portal” 加入了双人模式,改用街机摇杆进行操作,并新加入了两球之间 Granular Synthesis 的运作逻辑,用于艺术家在苏黎世MuDA 的个展中。


Raven Kwok (郭锐文),视觉艺术家兼创意技术工作者。郭锐文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领域集中于探索计算机程序算法在视觉美学表达上的可能性。他的作品受邀在全球各个媒体艺术与电影节展览展映,其中包括奥地利电子艺术节(林茨,奥地利),国际电子语言艺术节(圣保罗,巴西),FIBER 媒体艺术节(阿姆斯特丹,荷兰)等。
荷兰:
动态灯光装置讲述城市故事



亨厄洛是荷兰东部的一座城市,为了展现亨厄洛城的灵魂,艺术家 Peter Vink 被邀请在市政厅创作一件大型的动态灯光装置,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聚会场所,让亨厄洛居民可以与其他居住在这里的人相遇相识。
作品由736盏彩色LED灯组成,他们被悬挂在3米高空,通过调整灯光的位置和颜色,艺术家创作了74幅不同的作品,用来讲述亨厄洛城市的故事。


Peter Vink是一位在阿姆斯特丹生活和工作的荷兰视觉艺术家, 其作品跨越了大约十年的时间,其间艺术家勤勉地致力于分析空间的概念,使自己在面对一个新空间的时候摆脱任何一种偏见。当 Vink处理某个空间时,对他来说并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开放性,使他能够在其他艺术家也许认为无法把握的空间当中游刃有余。
/14/中国:
“薛定谔的猫”互动体验装置

WAVE BOX (薛定谔的猫) 是一件全息互动体验装置。体验者站在透明介质前,通过控制悬浮的虚拟立方盒子,来改变眼前巨型立方空间里的生命物质左右演变流动。而立方空间里面的生命物资其实就是暗盒子里的“薛定谔的猫”,只有在体验者触控到立方盒子的瞬间,整个环境的灯光都遇到了改变,而盒子里的“猫”(空间里的生命物资)也才会得到启动,因此而存在。
“我思故我在!”的创新显示方案,延伸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并以全面影像覆盖整个空间,包裹式的画面场景让观众彷佛置身于真假难辨的场景之中,给观众带来置身空间之外的多感官享受,展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奇点艺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打造亚文化青年潮流社群化体验场景的新媒介艺术创想厂牌。通过对艺术及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art+show+party(展演派对)的形式,促进人与科技,空间的互动交流,创造非凡的体验。实现全方位,多感官的信息传播,从而更有效地体现文化与商业价值。
加拿大:
根据体温改变颜色的灯光装置


“Thermally Speaking”光艺术装置由LeuWebb Projects与Mulvey & Banani Lighting团队联合创作,装置使用热成像和红外线测量仪器来监测人们身体产生的能量场,并通过特殊照明装置将人体的热量在3D空间中通过灯光展示出来,使得原本的玻璃幕墙更有活力。
这个位于多伦多约克堡游客中心的艺术装置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创意体温测量与数据可视化以及监视技术结合的趣味创意。


LeuWebb Projects是艺术家Christine Leu和Alan Webb建立的创意联盟,自2011年以来,他们在全球创作了20多件根据当地订制的作品,他们将艺术和设计结合,其原创装置和雕塑项目在形式和概念上的独创性鸣引起了国际关注。
Mulvey & Banani Lighting是一家经验丰富屡获殊荣的照明设计咨询公司,成立于2004年,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有针对性且可持续的照明装置。通过利用空间体验来创造戏剧性,让空间的性质得以展现,并提供舒适的环境。
罗马尼亚:光影面具

Facelessmen 是一个3米高的金属面具,不同的动画投影到面具上,面具的颜色、形状或结构随之更改。艺术家认为,没有光来突出每个人的特征,我们将是面目全非,光是一种赋予我们身份,带我们进入世界的物质。我们都是物质的混合物,但是如果这种材料不能将光反射回来,我们将是看不见的。在相同的事物中,相同的面具只能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借助灯光才能发挥不同的特征,表情、思想、图像或故事。他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光,我们将面目全非。
Radu Ignat 从事金属雕塑创作的艺术家,从事3D图形工作约20年,曾在不同的公司和3D项目中工作,创作的投影作品曾参与多个国际性赛事。
— END —
版权声明作者:新媒体艺术站(ID:mediaart)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出处。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云知光微课堂立场,如有问题,请联系平台处理。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