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你的厨房 / 我是快乐的少年在生活里 / 你 却迟到了十年
一碗餐食要入心,不仅是碗中料,堂中人,还有一事也尤为重要,那就是享用这一道美味的所在地。过去人们都好说“宾至如归”,一家门店,恰好的灯光,营造家和亲人的温度,让奔忙的心和味蕾,适时找到安心的归宿,这和本期的作品,坚持“再花哨的宣传手段都不如做好一道菜”的煲宝仔,亦是有情感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宛如一个深夜食堂,长的是深夜,短的是人生,让我们在这一光一火中,煲起时间最暖人心的味道。
光的记忆 °
谈起记忆,人们总会联想到时光,但除却这个时间的概念,记忆也有色彩和明暗。在老电影里,我们总会用黑白或昏黄来象征褪色的记忆。而稍暗的光线基调,也同样复刻出一代人家人欢聚、秉烛夜谈的美好与温馨。门头入户暗藏的线光源勾勒出框架,色温选择2700k,左边是设计师创作的手编吊灯,光线从缝隙中满溢而出。右边的绿植用了一盏小射灯造出了光影,增添了趣味。结合自发光的LOGO字,手法虽常见,但温情的氛围却引人驻足。




仿佛那就是故乡,亲切热情的用餐服务,空气中传来一声声亲昵的呼唤,如亲人点起桌上的那盏煤油灯,扯着最绵长的思念,等你回来,端上一碗煲仔饭,熬上一锅热汤,抚慰你在城市里奔波的辛苦。
光的温度°
整个就餐环境的灯光呈多个层次,隐隐守着家的恬淡,舒适温馨又不失商业。桌面上方吊灯下照的光作为重点光满足桌面照明,透过吊灯缝隙满溢而出的光则是装饰光,为空间增添几分光影趣味,打造着小日子恰如其分的鲜活和美感。吊顶上的小射灯在起到基础照明的同时,也将木柱的岁月斑驳呈现出来,同时亦点缀了软装饰品。而窗帘盒的暗藏灯带下发光的方式,不仅烘托出窗帘的质感,同时柔和的光线也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就餐环境。



当煲宝仔的一锅煲仔饭,欣欣然上桌,它捕捉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千滋百味。当光打亮了原本被生活磋磨得灰头土脸的我们,那一丝亮光,也同样诉说着极致的温情和勉励,用煲宝仔的故事及匠心料理告诉你——“十年老年亦可重头再来,我们不能浑浑噩噩的呀,即使日子艰难,也要用眼皮撑起来,用心生活”。


为此,在灯光的温度营造上,来此用餐的宾客亦会觉察到设计的用心。在色温的选择上是用2700k,与空间、软装更为呼应。环顾大厅,细微处多用暗藏的线光,提亮空间,呈现饰品,目之所及都眼眸柔和,给予人身心持续、恒久的舒畅感。



但你只要安坐于其中一角,看热气腾腾的煲仔饭被掀开羞涩的盖子,亮相于眼前,你的五感便会比你更懂得如何去迎合这一份美妙的滋味。



如拨开附在面上的美食,让香气游走,鼻翼翕动,温暖的气息随着灯光在你的身心渗透开来,就像溪水流过海面,无声无息,又无法拒绝。
光的欢乐 °
从门头到大厅,再到包厢,我们可见光对空间的俏皮点缀,它是暖,是趣味,是温度,更是背后一个个烹食者、老饕客围聚而成的生活。光牵引着人走进这里,瞥见墙上挂着的飒爽泼墨之作——“一煲入魂”,也分享着空间的欢乐和真性情,让一家店,一道菜,都变得更加活色生香。



老话说,人心若粗了,吃什么都不精。而在煲宝仔这样一家老店里,它所提倡的惜食精味,不只是在餐饮理念中深入浅出,更在用餐人的五感里,被光晕染得平淡如水,余味悠长。





-END-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梁致光品照明设计
本文已获原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云知光微课堂立场,如有问题,
请联系平台处理。投稿/合作 | media@elich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