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港台资本的风华与失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各地政府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招商引资的氛围日渐浓厚。

1986年秋天,江苏省举办首届经贸洽谈会,省长顾秀莲向前来参会的外宾重点推介了10家优秀企业,红联灯具厂便是其中之一。会上,香港著名的房地产商——新鸿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红联灯具厂抛来了橄榄枝,随后又在顾秀莲等省政府领导的陪同下,亲临常州市武进区对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那时的红联灯具厂已是武进首批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企业之一。与许多灯具厂不同,它并没有选择传统的批发零售渠道,而是将业务定位在了工程项目上。它的产品广泛应用于火车站、体育场馆、高级宾馆、商场等建筑工程。据悉,北京长安街铺面改造中80%的建筑使用了红联灯具,上海新客站80%的灯具也由其提供,在全国灯具市场可谓是名噪一时。

在深入了解红联灯具厂的生产销售形势和发展规划之后,对灯具产业未来增长潜力非常看好的新鸿基当即决定与红联合资办厂。1987年12月3日,双方正式签约,合资组建“常州鸿联新型灯具装饰器材有限公司”。其中,红联灯具创始人兼厂长周金清以公司的全部财产作价,占股75%;新鸿基则以现金入股的方式出资25%。1988年初,鸿联灯饰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悉,这是江苏省第一家村办合资企业,也是香港新鸿基在大陆投资的第一个工业项目

而这也被视为鸿联集团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转型。周金清曾对媒体表示,搞合资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第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第三,开拓国际市场。新鸿基大量注资后,公司对生产设备进行了全方位改造;同时,港方还派员蹲点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了产品的表面处理水平。此外,港方还提供了世界流行灯饰的样本,使鸿联灯饰得以进入国际市场。

1990年,鸿联灯饰发出了第一个发往美国市场的集装箱,订单金额达30多万美元,由此开启了外销之路。而这不仅为鸿联带来了更多的外国客商和订单,与之洽谈合资合作的外商也接踵而至。例如:1993年,加拿大佩安公司与鸿联合资成立了常州鸿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在佩安公司的引荐下,鸿联又与台湾巨丰公司成立了常州鸿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红丽电镀公司,鸿联的灯具产业链不断扩大。

周金清将这种模式概括为“以外引外”,并将公司的发展引入了一个新高度。据悉,合资之后,鸿联灯饰在国内拥有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先后开发了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室内外照明灯具,如:适用于广场、码头、体育场、机场的自动升降式高杆灯,适用于化工、发电厂、隧道、军工用的防爆灯,以及各种工程必备的消防应急灯等,在国内工程照明市场上的营业额几乎每年以100%的速度递增。在外销出口方面,1993年,鸿联出口创汇超1000万美元,2001年突破1亿美元。而鸿联灯饰的这一段发展历程也成为改革开放前期香港商人在大陆灯饰照明产业投资合作的一个缩影

其实,早在鸿联灯饰之前,1983年,一位名叫陈致和的香港商人就来到大陆寻找合资办厂的机会。据广州档案馆的资料记载,1984年5月13日,由广州灯具厂、广州信托投资公司和香港明珠灯饰公司合资经营的晶莹灯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陈致和任总经理。工厂设在西华路少梅大街一栋近200平米的三层楼房里,员工约80多人。主要以进口水晶玻璃件、生产制造各类高档次的水晶灯,用以替代进口的高档灯饰,广泛占领国内市场。据传,这位陈姓商人本是一名偷渡客。在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时代音符下,那些曾经被当作“坏人”的偷渡客转身成为颇受地方政府欢迎的投资商。据《经济学人》的一篇观察稿报道,当时在深圳投资的客商十有八九是从大陆移居香港或者澳门的中国人。

较之欧美投资者,香港商人有着先天的地缘和文化优势,也更容易适应内地模糊的法律和游戏规则。他们办工厂的形式多是“三来一补”,即:工厂的产品样式、原料和设备均由境外运来,生产出来的产品再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出口,内地劳工和政府则收取一定的加工费。

对于封闭日久的大陆经济而言,当时对市场需要怎样的产品、设计以及质量规范都比较缺乏经验,一个最快捷的方法当然就是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中照搬。“三来一补”这种形式依靠港商解决了原料、技术和市场渠道的问题,在东南沿海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迅速蔓延开来。据悉,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当时的东莞政府就专门设立了一个叫作“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的机构,宣称“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图章办事”,港商在这里签一个合同,顶多个把小时。这在中国其他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紧随港商其后,台湾商人也积极来大陆投资设厂。1988年,蒋经国逝世,台湾民主化进程加速,台湾当局在内外经济压力下开放岛内居民赴大陆探亲政策,台商投资大陆的限制亦大大降低。1989年,台湾真明丽集团将公司的生产基地转移到广东江门的鹤山港口,第二年3月正式成立鹤山银雨灯饰有限公司。90年代初期,九鼎灯饰、康尔富、莹辉、永晋集团(欧雅特灯饰)、肈丰集团(凯撒琳灯饰)等台资企业都纷纷进入大陆。

港台资本之所以对大陆市场如此青睐,除了日渐开放的政策环境,还在于这里拥有极其低廉、丰富的劳动力。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大陆普工每月的平均工资才300多元,仅是台湾人力成本的1/10-1/5,东南沿海成为承接“亚洲四小龙”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最佳阵地。

大批港台商人前往内地投资设厂,他们带来了资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为内地培养了不少人才,对国内灯饰照明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助力作用。然而,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何当时得天时地利的港台灯饰照明企业,在后来的发展中显得整体有些“暗淡”呢?在走访中,笔者也收集到了以下几点意见。

1、港台企业多以出口为主,难以适应复杂且多样化的国内市场。东莞康尔富照明有限公司简大城就谈到:“做外销,往往根据订单生产,有时一盏灯可以一下子出10多个货柜的货,但国内市场却有很多个性化的要求,并难以规模化。这让很多台资企业不适应。”

2、台资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产品质量虽好却卖不起销量。台资灯饰厂拥有较高的制造工艺、管理体系,品质优胜,成本投入高,产品价格也不接“地气”,与古镇等地的本土灯饰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上落了下风。

3、对国内品牌、渠道建设缺乏重视和投入。台资企业不像内地灯饰照明企业那般敢于砸钱投、做渠道,错过了不少发展的好机遇。

据台湾照明公会副理事长康文杰透露,目前,在大陆的台资灯饰照明企业共约700-800多家。这些企业多集中在东莞、中山、惠州、深圳、上海等地,仍多以外销出口为主。而回望这40年的灯饰照明行业发展,港台企业的贡献亦无法忽视。


【人物】

关于鸿联灯饰】


鸿联集团最初的发展渊源要追溯到1969年,周金清从生产队借资2000元创办横林红联村农机修配厂。1973年,又向纺配发展,成立红联纺配厂。到1980年,周金清预见国内经济发展大势下带动的相关产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毅然投资灯具行业,这就是鸿联集团的前身及由来。

江苏武进区是“苏南模式”起源地之一,当时的红联灯具厂亦是江苏省乡镇企业的杰出代表。与其它做批发零售渠道的同行不同,红联灯具厂从一开始就侧重于工程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楼堂馆所、机场、码头等场所。1986年,红联灯具厂与香港新鸿基合作,开启“以外引外”的独具特色的合资合作模式。

1993 年,鸿联灯饰与加拿大佩安公司合资成立了常州鸿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1995年,佩安公司追加投资,双方合资组建常州鸿艺彩色玻璃有限公司。此后,佩安公司用与鸿联灯饰合资分得的利润,又合资组建了常州鸿鼎家饰制品有限公司、常州裕丰家具有限公司、常州嘉裕家饰实业有限公司、鸿安灯饰有限公司等。佩安公司还向周金清介绍了台湾巨丰公司,巨丰公司与鸿联又合资成立了常州鸿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红丽电镀公司。

据悉,上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之初,鸿联灯饰先后创办中外合资企业11家,并为横林镇成功引荐外资企业16家。而在外资的助力下,鸿联灯饰逐步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出口灯具生产基地之一,业务也从灯饰拓展到了家具、建筑装饰材料等行业。鸿联的这种现象引起了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关注。1999年,费孝通到公司考察后题词“鸿联灯饰,光照五洲”,对鸿联灯饰给予了极大肯定。

今天的鸿联集团,业务跨越灯饰、家具、房地产、线缆、家电五大行业,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年销售额约20亿元,出口额约1.2亿美元。其中,照明业务聚焦于核电照明工程项目,秦山核电站、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都使用了鸿联灯具。核电照明技术门槛、资金门槛很高,但这个小众市场的利润也颇为丰厚,相比在流通领域红海厮杀的照明同行来说,日子过得可谓低调且滋润……


-end-